黃麴黴毒素 B₁在植物油中如何濃縮?大豆油、菜籽油的超標源頭追蹤​

2025-10-06

植物油作爲我國居民膳食脂肪的主要來源,其質量安全直接關係到公衆健康。黃麴黴毒素B₁(AFB₁)是黃麴黴等黴菌產生的強致癌物,具有強毒性和致癌性,長期攝入可能增加肝癌風險。在植物油生產過程中,AFB₁的濃縮問題與超標源頭備受關注,深入瞭解其濃縮路徑及污染原因,是保障植物油安全的關鍵。

黃麴黴毒素B₁在植物油中的濃縮路徑

植物油中AFB₁的濃縮主要源於原料污染和加工過程中的富集。首先,AFB₁具有親油性,在油料作物黴變時,毒素會大量吸附於油脂中;其次,在油脂提取環節,無論是壓榨法還是浸出法,AFB₁均會隨油脂進入毛油。壓榨過程中,毛油會裹挾部分黴變餅粕中的毒素殘留;浸出法中,溶劑萃取時AFB₁會優先溶解於油脂,導致毒素濃度相對提高。此外,AFB₁化學性質穩定,耐高溫(一般精煉工序如100℃以上脫臭難以完全破壞),且在油脂精煉中,若脫膠、脫色工序使用的吸附劑(如白土)吸附能力不足,毒素可能隨油脂進入最終產品,形成濃縮。

大豆油、菜籽油的超標源頭追蹤

大豆油和菜籽油中AFB₁超標,根源可追溯至原料與加工兩個關鍵環節。原料環節,大豆、油菜籽在種植期遭遇陰雨天氣、蟲害或收穫後晾曬不充分,易導致籽粒黴變,黃麴黴大量滋生併產生AFB₁。儲存過程中,若倉庫溼度高、通風差,油料長期堆積易發黴,毒素持續積累。加工環節,預處理工序(如篩選、磁選)若未徹底剔除黴變籽粒,毒素會隨油料進入壓榨或浸出環節;壓榨毛油中殘留的黴變餅粕雜質,以及浸出溶劑中的毒素殘留,均可能導致AFB₁在油脂中富集。此外,精煉過程中脫膠、脫色工藝若處理不當,吸附劑未完全吸附毒素,也會使最終產品超標。

爲有效防控植物油中AFB₁污染,武漢鈺品研生物研發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試劑,可快速、精準檢測AFB₁含量,助力企業和監管部門及時發現超標風險,從源頭保障植物油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