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小時內晾曬!花生、糧食防黃麴黴毒素 B₁超標的水分控制標準​

2025-10-06

黃麴黴毒素B₁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毒素之一,尤其在花生、糧食等農產品中,當儲存環境溼度大、水分含量超標時,極易被黃麴黴等黴菌污染,產生黃麴黴毒素B₁。這種毒素具有強致癌性,長期攝入可能增加肝癌等疾病風險,因此對花生、糧食等農產品中黃麴黴毒素B₁的控制至關重要。

黃麴黴毒素B₁的毒性極強,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爲Ⅰ類致癌物,具有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急性中毒可能導致嘔吐、腹痛、肝損傷甚至死亡;慢性長期攝入則可能誘發基因突變,增加癌症發生機率,尤其對兒童和免疫力較弱人羣危害更大。因此,對花生、糧食等食品原料及成品中的黃麴黴毒素B₁進行嚴格檢測,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

黴菌的生長繁殖與水分含量密切相關。花生、糧食等作物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和油脂,在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下,黃麴黴等黴菌會大量滋生。其中,水分含量是核心因素——當花生水分含量超過8%、糧食超過13%時(具體標準可參考《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黴菌活動顯著增強,黃麴黴毒素B₁的產生風險急劇升高。因此,控制原料水分含量是預防黃麴黴毒素污染的第一道防線。

爲有效抑制黴菌滋生,及時降低農產品水分含量是關鍵。實踐表明,花生、糧食在收穫後若能在24小時內完成晾曬處理,可大幅降低黴變風險。原因在於:剛收穫的作物帶有田間溼熱,若不及時晾曬,微生物會快速繁殖;而24小時內通過自然晾曬或機械乾燥,將水分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如花生8%、糧食12%),能顯著抑制黴菌活性,避免黃麴黴毒素B₁的產生。這一標準不僅適用於農戶,也建議加工企業在原料收購、儲存環節嚴格執行。

完成晾曬後,爲確保花生、糧食的黃麴黴毒素B₁含量符合安全標準,仍需藉助專業檢測手段。武漢鈺品研生物專注於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試劑研發,其推出的黃麴黴毒素B₁快速檢測試劑,可通過膠體金免疫層析等技術,在短時間內(通常10-30分鐘)實現對樣品中黃麴黴毒素B₁的定性或半定量檢測,操作簡便、結果準確。無論是農戶自測、收購商抽檢,還是生產企業把控原料質量,都能借助這類試劑快速篩查超標風險,爲食品安全築牢檢測防線。

總之,花生、糧食等農產品的安全離不開對黃麴黴毒素B₁的有效防控,而24小時內的及時晾曬與精準檢測是兩大核心手段。武漢鈺品研生物將持續以專業檢測試劑助力行業安全,讓消費者遠離毒素污染,守護舌尖上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