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毒素是一類由真菌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廣泛存在於食品和飼料中,對人類和動物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其中,黃麴黴毒素B1因其強毒性和致癌性而備受關注,而黃麴黴毒素M1則是B1在動物體內的代謝產物,常見於乳及乳製品中。因此,對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和M1的精準檢測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
目前,黃麴黴毒素B1和M1的檢測方法多種多樣,可根據檢測需求和條件選擇合適的方法。經典的檢測方法包括薄層色譜法(TLC)、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以及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LC-MS/MS)等。薄層色譜法操作相對簡便,但靈敏度和準確性有限,更多用於初步篩查。高效液相色譜法具有較高的分離度和靈敏度,是目前實驗室中常用的定量檢測方法。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則結合了色譜的分離能力和質譜的定性優勢,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是確證檢測的金標準,尤其適用於複雜基質樣品的檢測。
除了上述儀器分析方法,免疫親和層析淨化結合熒光光度法也是常用的檢測手段,該方法通過免疫親和柱對樣品中的黃麴黴毒素進行特異性吸附和淨化,再利用熒光光度計進行定量,操作較爲便捷且淨化效果好。隨着技術的發展,快速檢測方法如膠體金免疫層析法、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等因其操作簡便、快速、成本相對較低等特點,在現場快速篩查和大規模樣品初篩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武漢鈺品研生物作爲專業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試劑生產商,也致力於提供此類快速、可靠的黃麴黴毒素B1及M1檢測試劑,以滿足不同場景下的檢測需求,助力食品生產、加工、監管等環節的質量控制。
爲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各國都制定了嚴格的黃麴黴毒素檢測標準。這些標準對檢測原理、試劑材料、儀器設備、樣品前處理、操作步驟、結果計算及精密度要求等都做出了明確規定。在我國,相關的國家標準詳細規定了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M1等的限量指標和檢測方法,爲食品中黃麴黴毒素的監管提供了科學依據。檢測機構和相關企業在進行黃麴黴毒素檢測時,必須嚴格遵循國家標準或相關的行業標準,選用經過驗證的檢測方法和符合要求的試劑材料,同時加強實驗室質量控制和人員培訓,以保證檢測數據的可靠性,從而有效防範黃麴黴毒素污染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保障公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