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食品和饲料中,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中,黄曲霉毒素B1因其强毒性和致癌性而备受关注,而黄曲霉毒素M1则是B1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常见于乳及乳制品中。因此,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和M1的精准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目前,黄曲霉毒素B1和M1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检测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经典的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等。薄层色谱法操作相对简便,但灵敏度和准确性有限,更多用于初步筛查。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分离度和灵敏度,是目前实验室中常用的定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则结合了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定性优势,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确证检测的金标准,尤其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的检测。
除了上述仪器分析方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结合荧光光度法也是常用的检测手段,该方法通过免疫亲和柱对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特异性吸附和净化,再利用荧光光度计进行定量,操作较为便捷且净化效果好。随着技术的发展,快速检测方法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等因其操作简便、快速、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在现场快速筛查和大规模样品初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武汉钰品研生物作为专业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生产商,也致力于提供此类快速、可靠的黄曲霉毒素B1及M1检测试剂,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检测需求,助力食品生产、加工、监管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这些标准对检测原理、试剂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要求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我国,相关的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M1等的限量指标和检测方法,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检测机构和相关企业在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时,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或相关的行业标准,选用经过验证的检测方法和符合要求的试剂材料,同时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和人员培训,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从而有效防范黄曲霉毒素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