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国标 GB 2716 常见误区:这些说法其实是错的​

2025-09-19

误区一:“颜色越深的油品质越好”。不少人认为深色油更浓郁、营养更丰富,但根据GB 2716,食用油的色泽仅为感官指标之一,与品质无直接关联。例如,花生油因品种和精炼程度不同,色泽从淡黄到琥珀色都属正常;反之,若油色异常暗沉或浑浊,反而可能是杂质超标或氧化变质,需警惕。

误区二:“食用油只要没酸败就可以反复加热”。GB 2716明确规定了食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油脂氧化程度。即使油体外观无酸败味,只要检测值超过标准,反复加热后产生的有害物质(如反式脂肪酸、醛酮类物质)就可能危害健康,不可仅凭主观判断“还能用”。

误区三:“土榨油/自榨油不用符合国标”。有人觉得传统工艺榨出的油更“天然”,但GB 2716适用于所有食用植物油,包括自榨油。自榨油若过滤不彻底,易残留杂质、黄曲霉毒素等,反而可能不符合安全标准。消费者选择时,应优先选择通过正规检测的合规产品。

误区四:“凭口感就能判断油是否合格”。食用油的合格与否需以国标指标为依据,而非个人口感偏好。例如,某些不法商家可能通过添加香精改变气味,或用劣质油脂调和出“顺滑”口感,这些都不能作为判断标准。只有通过专业检测手段,才能准确判断油中各项指标是否达标。

作为专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武汉钰品研生物,我们始终致力于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可靠的检测解决方案。我们研发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可快速筛查食用油中的酸价、过氧化值等关键指标,帮助您在生产、流通等环节精准把控质量,让食用油安全透明可追溯。

了解国标知识、避开认知误区,选择科学检测方式,才能真正守护饮食安全。如果您在食用油检测中需要专业支持,武汉钰品研生物随时为您提供技术服务与产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