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检噻虫嗪药物残留:抽检重点与判定标准​

2025-09-22

噻虫嗪作为一种高效新烟碱类杀虫剂,因具有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蚜虫、蓟马等多种害虫。然而,其在农产品中的残留若超过安全限值,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因此国家层面将噻虫嗪药物残留检测列为食品安全抽检的重要内容。开展科学、严格的抽检工作,既是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也是规范农业生产与市场流通秩序的必要手段。

在抽检重点方面,当前主要聚焦于两类对象:一是易积累噻虫嗪残留的农产品品种,如茶叶、叶菜类蔬菜、水果(尤其是葡萄、草莓等浆果类)及部分粮食作物(如玉米、水稻),这些作物因种植过程中可能直接使用噻虫嗪或通过土壤、水源间接吸收残留;二是加工食品中可能含噻虫嗪的制品,如茶叶提取物、谷物深加工产品、水果干制品等,需关注生产过程中原料带入的风险。此外,针对噻虫嗪使用频率高、残留风险集中的种植区域,以及批发市场、餐饮原料采购环节的成品或半成品,也需加强抽检频次与覆盖范围。

关于判定标准,我国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2)对噻虫嗪残留进行严格限定。其中,茶叶中噻虫嗪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mg/kg,叶菜类蔬菜(如菠菜、生菜)为0.05mg/kg,水果类(如苹果、柑橘)为0.02mg/kg,水稻糙米中为0.1mg/kg。一旦检测结果超过对应限值,即判定为不合格,需依法依规进行后续处置,包括产品召回、生产企业调查等。

武汉钰品研生物作为专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研发生产的企业,其推出的噻虫嗪快速检测试纸条、胶体金检测卡等产品,可通过简单前处理与快速显色反应,在10-30分钟内完成检测,有效满足现场筛查、企业自检及监管部门快速抽检的需求。这些试剂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准确性高等特点,能为国家安检中的噻虫嗪残留检测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助力食品安全防线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