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毒素防控:黄曲霉毒素 B1/M1、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

2025-08-19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粮食、饲料、坚果等各类农产品中,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其中,黄曲霉毒素B1、M1以及玉米赤霉烯酮是目前食品安全领域重点关注的几种真菌毒素,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是有效防控其风险的关键。

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之一,具有极强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主要污染花生、玉米、棉籽等粮油作物。黄曲霉毒素M1则是黄曲霉毒素B1在动物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常见于牛奶、奶粉等乳制品中,其毒性同样不容忽视。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B1或M1的食品,会显著增加肝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对粮油制品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M1的严格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

玉米赤霉烯酮,又称F-2毒素,主要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常见于小麦、玉米、大麦等谷物。它具有强烈的类雌激素活性,能够干扰动物和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尤其对育龄人群和幼龄动物影响较大。在谷物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有效监测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至关重要。

针对这些主要的真菌毒素,目前已发展出多种检测方法。传统的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等,虽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但通常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昂贵的仪器设备以及专业的操作人员,检测周期较长,难以满足现场快速筛查和大规模样品检测的需求。

为了适应现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需求,各类快速检测方法应运而生,如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成本相对较低、对检测人员和环境要求不高等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通常十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得出检测结果,非常适合在生产企业、市场监管部门以及基层检测机构中推广应用,实现对真菌毒素污染的早期预警和及时控制。

武汉钰品研生物作为专业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生产企业,深刻理解真菌毒素防控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玉米赤霉烯酮等多种真菌毒素快速检测试剂。这些试剂基于先进的免疫学原理,结合公司自主研发的生产工艺,旨在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的检测工具,帮助食品生产企业严把质量关,助力监管部门提升监管效率,共同守护公众“舌尖上的安全”。通过快速检测试剂的应用,可以有效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确保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及时发现并控制真菌毒素污染风险,从而保障食品产品的质量安全。